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5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611篇
系统科学   434篇
丛书文集   209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82篇
综合类   1150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稠油界面检测对于稠油的开采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检测技术效率差,准确率低。建立了稠油和水的热传递模型,主要是热传导和热对流模型,同时也提出了固体壁面的热传递模型,主要是热辐射模型,进行了稠油粘度与温度的实验测定,提出了黏温关系模型。设计了以红外光谱为探测元的界面检测实验,采用了铜和玻璃两种热传导介质,与实验测温结果与传导对流模型一致,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2.
矩形基础地基破坏机理细观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行研制的土体数字化变形测量装置,对承受中心荷载的矩形基础进行了室内细观模型试验,重点研究矩形基础沿着长边和短边剖面上土体位移发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基础下地基土位移的影响范围随着荷载增加而不断向竖向及水平方向扩展,沿着矩形基础长度和宽度方向竖向位移的影响深度在破坏时趋于一致,而基础宽度方向的水平位移影响范围约为长度方向的1.5倍,且沿着基础宽度方向地表隆起变形比长度方向大,沿着长度方向滑动面主要由基础两边的剪切滑动区及基础正下方的倒梯形弹性平衡区构成,沿着宽度方向弹性平衡区为三角形,矩形基础下弹性核的形状为横置的三棱台。研究结果为矩形基础地基破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甲醇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提取处理,并对产物进行分离,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考察甲醇添加量、压力、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反应条件对轻质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添加量对萃取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压力;温度及搅拌转速对抽提结果的影响较小,最后得到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在超临界甲醇中轻质化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与中低温煤焦油体积比10:1,压力9 MPa,温度250℃,超声转速30 r/min,轻油收率为78.9%。通过探索煤焦油在超临界状态下轻质化过程,有利于煤焦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4.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压汞、扫描电镜和低温氮吸附技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获得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和低温氮吸附曲线,进而得到储层喉道类型、不同类型孔隙分布、孔隙特征与物性的相关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7.94%,克氏渗透率均值为0.033mD,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 研究区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从形态差异分为三类,Ⅰ类曲线储层宏孔最为发育,占全部空隙的80%,喉道以微细喉类型为主,微喉控制孔隙的退汞量占总退汞量13%;Ⅱ类曲线储层孔隙发育较差,喉道以细喉发育为主,微喉控制孔隙的退汞量占总退汞量25%;Ⅲ类曲线储层介孔最为发育,约占全部空隙的50%左右,喉道类型较为复杂,细喉、微细喉道和微喉均有发育,微喉控制孔隙的退汞量占总退汞量的46%;储层渗透性与储层比表面和孔喉比等特征参数呈负相关,且该储层微裂缝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65.
以往对于泡沫油采收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限于定性描述,通过设计10组稠油衰竭实验,定量化地研究了降压速度、溶解气油比、原油黏度对泡沫油采收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建立了无因次泡沫油采收率(Re D)与无因次降压速度(Δpr D)、无因次溶解气油比(Rs D)和无因次原油黏度(μD)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得到了临界降压速度、临界溶解气油比和临界原油黏度分别为0.004 MPa/min、5 m3/m3、72 m Pa·s。得到lnΔpr D、lnRs D和lnμD对lnRe D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548、0.257和0.195。由此可知,在泡沫油开发中,提高降压速度对提高泡沫油采收率最有效。这对于稠油油藏确定合理的开发操作策略,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利用DV3T流变仪通过控制剪切速率和小振幅振荡剪切的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剪切历史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表观黏度不仅受降温方式的影响,还与测量过程中选取的剪切速率有关;即使原油降温过程中所经受的剪切速率很小,其恒温静止达到平衡时的储能模量与静态降温的原油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这种差距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降温过程中剪切时间越长,原油的表观黏度越大;但恒温静止阶段的最终胶凝结构却越弱;此外原油在降温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使其流变性恶化的最差高速剪切温度。  相似文献   
67.
Lucene 是一个优秀的开源的全文搜索技术框架,按照框架规范,扩展它的功能,可以将它很好地嵌入到搜索引擎中。研究了 Lucene 的索引结构和原理,通过改进增量索引、增大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和减少往磁盘上写索引文件的频率,达到提高创建索引效率的目的。设计了全文检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10000篇文档创建索引的平均效率比前人方法提高了19.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探讨隐蔽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的展布规律及预测方法。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渤海秦南凹陷东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把东营组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东三、东二和东一层序,并建立东三层序的沉积模型,总结了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三层序晚期水体下降,物源供给充足,储层十分发育并且分布范围广,与东二层序稳定分布的泥岩相配合可形成大规模的地层油气藏;早期水体逐渐上升,可形成超覆尖灭岩性油气藏。东二层序厚层泥岩之下,受湖平面变化控制的砂体展布特征和油气输导条件是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秦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9.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传统抽提溶剂、抽提溶剂助剂、新型抽提溶剂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基于抽提过程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抽提溶剂复配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0.
两种前处理方法测定菜籽油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前处理方法对菜籽油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干灰化法和湿消化法进行前处理,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15个菜籽油样品中铅、镉、铜、铁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干灰化法和湿消化法处理后所测菜籽油样品中Pb、Cu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M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元素的R2均大于0.99,干灰化法的加标回收率81.90%~107.45%,湿消化法的加标回收率99.90%~108.05%.均满足痕量分析要求,相比之下,干灰化法与湿消化法的加标回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湿消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样的回收率相对干灰化法的要高.结论:两种方法都能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湿消化法要优于干灰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